如果你做过培训老师,恐怕都会有这种经历,就是你第一天上课初次接触到学员的时候,你看到的学员多数是面无表情,默默地注视着你,也有少数人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还有打电话的,吃早点的,沏茶倒水的,匆匆忙忙往厕所跑的.
其实,这很正常,我们在听别人讲课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反应,这是由人天生的心理防卫机制造成的。他们会有这样一些疑问:这个老师好相处吗?他的教学能力行吗?他会怎样对待我们呢?可能还会有些学员根本没有学习的愿望,原因可能是他根本不想来,但是他的领导一定要求他来,所以你会发现他们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陌生的,审视的,怀疑的,戒备的,缺少信任的或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甚至是不友好的,唯独缺少那种热切盼望、如饥似渴的老师,给我知识吧,像饥民碰到了放粮的。而一些缺乏教学经验的培训师、见到学员这种状态的时候,心里也不舒服,他/她会这样想:他们是一群拒绝学习的人,或是一看这些人的样子就知道不好合作。
于是,这样的一些心理状态,就好像在培训师和学员之间冻结的坚冰。
大家想想,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直截了当就开讲呢?比如,你一走进教室,面对着如同天桥戏园子一般的场景,立刻就开讲,先生们、女t们,请打开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我们今天讲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你可以想象一下,学员们会有什么反应。因此,你若想得到一个理想的培训效果,一定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讲授,而是要把那些横亘在学员与培训师之间的屏障打开,把坚冰消融,把学员的某些顾虑打清之后,才能使学员进人学习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培训师使用适当的催化技巧来转变学员的这种态度。解决办法就是“破冰”。
1.破冰时的催化
破冰的方法有很多。有的人习惯讲一段传奇,或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如(空杯的故事):有的人准备一点绝活儿—《变名片):有的人则喜欢组织学员做小游戏。
但我个人感觉,组织学员做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游戏是一个比较容易达到破冰目的的方式,因为做游戏的时候,学员的参与度高,从学员的角度讲他们更愿意动起来,靠自己的智慧来表现自己。而当大家投入在愉快的游戏情景里面,坚冰就会慢慢地融化了,大家会感觉,这个培训帅挺随和的,挺谦虚的,挺有人情味的,挺好沟通的,其实他/她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和我们是一样的人。于是,敌意没有了,防范和戒备心理消除了。一旦学员有了这样的感觉,与培训师之间的隔阂也就冰雪消融了。
做游戏是破冰的有效方法,但是,如果组织得不好,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应该遵循以下规则。
(1)充足的准备。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培训老师,你要有丰富的积累,会做各种各样的小游戏、小活动,会讲笑话,等等,以适合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参训学员,还要适合不同的培训场地。我自己就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小游戏和小活动好几十个。
(2)充分的参与。
做游戏时,最好让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至少是大多数人要动起来,不能只是少数人。如果是少数人,就有一种耍猴的感觉了,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和年长的学员。
(3)要分清对象。
游戏毕竟是游戏,年轻人愿意做的,年纪稍长者就不一定爱参与,因此,在选择破冰游戏的时候一定要先看培训对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年轻人喜欢比较激烈的,动感十足的,有趣味的,比如,“纸圈传递”或是“抓住好运,摆脱厄运”“下雨”,等等;而管理层和年长者就愿意有一些智力的、动脑筋的,比如,“掌声雷动”“自画像”,等等。如果是少数人参与的,年轻人合适;全体都参与的就适合管理层和年长者了。
(4)时间要恰到好处。
只要你感觉那种陌生感消除了,就可以立即停止游戏,进入正题,否则就本末倒置了。有时候也要看培训的时间,如果是3~5天的培训,甚至更长时间的培训,你的破冰就可以做得充分一点,比如,建立学习团队等。
(5)要有趣味性。
游戏的主要目的是要学员高兴和兴奋起来,把学员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因此要有趣味,让学员感觉很新鲜,很好玩,他们就愿意多与,比如,“团队打劫”
(6)难度不要大大。
如果游欢的难度太大,同样会加剧学员的紧张,比如,前面我们在“孤岛攻被”这个项目中讲过一个“分方形”的游戏,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颇具挑战性的活动,如果在破冰的时候用这个游戏,学员会沉浸在游戏带来的震钱中,久久不能平静,反倒不能顺利进入正题了。
(7)避免竞赛。
竟赛活动虽然有趣,学员也愿意多与,但是,由于人人都有好胜之心,因此一些学员特别在意竟赛的结果,一旦输掉了比赛,马上就会去寻找规则的漏洞,找不到就指责培训师有向题,这些年在做竞赛活动时,听到学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黑哨”。另外,竞赛活动也容易使大家热身热过了头,兴奋点长久地停留在刚刚进行的竞赛活动上,同样也很难进人培训的状态。
转载需授权:http://www.tuanjianwang.cn/news/1092.html
上一篇: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催化的技巧 | 下一篇: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问题学员 |